林公翔

+收藏:http://gongxiang.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自序--艺术的气息
2011-09-06    浏览(3352)    作者:林公翔    来源:林公翔 官方网站

时间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 它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留下印痕, 有些成为历史, 有些成为回忆,还有些沉潜在人的心灵的某一个安静的角落, 它散发着一缕缕恋人般的体香, 成为生命充满温馨和美丽的一个所在。这部书便是对我的一段个人时间记忆的链接和记录。

《艺术福建———林公翔艺术访谈录》是我的第一本有关艺术评论的文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 与以往我的其它著作相比, 这部评论集充满了迷人的“艺术气息”———这也许是我的“自吹自擂”, 但从某一种角度而言,这部书确实记录了我个人一段时间对另一种文字的迷恋, 同时也记录了我近年来个人兴趣的转变和个人文字风格的转型。

最初写这些文字, 没有任何的目的,只因为我主编的《青春潮》杂志开设了一个“当代艺术家专访”的栏目,我每个月固定要采访一位艺术家。

许多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朋友都知道,近几年来,我对艺术的兴趣有增无减。这一方面缘于我在将近十五年的时间里与我的一位朋友共同主持一本美术类学术双月刊,对艺术的各个门类逐渐由陌生到熟悉,对艺术作品的品鉴能力和眼光逐步由门外到门内; 另一方面,也缘于我近几年来持续不断、不揣浅陋地在全国一些颇具影响的诸如《美术》《美术观察》《艺术界》《美术之友》以及《人民日报》《文汇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上撰写了一批美术评论文章,这些在自己看来并不很专业的文字却得到了艺文界朋友温暖的赞许和热情的鼓励,之后有许多艺术圈内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热情地登门拜访, 或邀我为他们的作品写一些评论文字。盛情难却, 更主要的是经不起他们一番“甜言蜜语”,因此常常在“酒足饭饱”之后便稀里糊涂地答应了。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一但提笔作文, 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宁静的夜晚沿着月光小径作美的散步, 我始发现原来艺术的气息如此迷人, 她催情般的效力令我始料未及。正如西蒙·波伏娃在自传中所写道的:自己跟萨特在伦敦河上, 看到美丽的伦敦夜景, 受到强烈的刺激, 整个人被美所击倒。

两年多的时间, 连我自己都觉得惊讶, 我竟然断断续续写下如此多的自诩为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字。

这部书的结集出版纯属偶然。她原先只是一些零散的篇什, 是我近年来对福建艺术界一些艺术家所作的专访或对他们作品的评论, 但后来发觉这些文章都具有比较统一的文字体例, 可以水到渠成地结集出版, 于是便顺着这个思路有目的地挑选艺术家, 收集资料, 展开采访。随着内容的增多, 渐渐地便有了本书的雏形。本书只收入我对福建艺术家或福建籍艺术家的访谈, 没有收入我对艺术现象、艺术史、艺术理论比较方面的的论述和评析文章, 其实, 这些文章呈现出更多的理论思考, 一俟时间允许,我会很好地加以整理。

虽然这是我撰写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关于艺术的书, 但严格地说, 我对艺术的痴迷却可以追溯到童年和少年时光。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画画,我印象很深的是, 上小学时有一次曾经偷偷从母亲的口袋里拿了二元钱去买颜料, 结果被母亲发现, 母亲还当着我的面在我的一位曾经住在三坊七巷安民巷内的叔公面前狠狠批评了一顿。孩提时代的我是大人心目中少言寡语的羞涩少年,在那一刻真的是无地自容。初中时, 我的一幅作品曾经在如今已成为孔庙的福州少年宫展出, 作品的内容记忆犹新, 是关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用粗糙的毛笔在粗糙的宣纸上画成的,一位胸前挂着红领巾的少年提着浆糊桶,抱着一捆大字报, 少年意气风发,目光炯炯有神。及至高中,我曾由学校推荐, 提前一年报考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 但高考始恢复, 人才济济, 千军万马挤在一根独木桥上, 我注定作为别人的“垫脚石”这是可想而知。

记忆如长长的时光隧道, 至今仍令我有一些迷惑和恍惚。

幸运的是, 翌年我便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尽管我心已另有所属, 但对美术的兴趣依然不减。踏入大学校门时我才17 岁, 17 岁是爱做梦的年龄, 按部就班的生活忽然在我面前敞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朱红色大门, 既兴奋又茫然。

青春期是躁动的, 隐隐躁动的心却没有发泄的渠道。好在艺术成为可以忘记忧愁和烦恼的青春的私人领地。

我至今不能忘怀的是那些学贯中西的大师的目光。在垂柳依依的未名湖畔, 冒冒失失的我曾经拜访过仰望已久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 那时, 朱先生和宗先生都年事已高, 但对一位无知后学的鼓励直至今日依然让我感动不已。

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时候, 我不知道自己的勇气来自何方?楚图南、周建人、赵朴初、雷洁琼、冰心、曹禺、艾青、郭绍虞、黄药眠、钟敬文、陆宗达、舒同、启功、王于畊、廖静文等先生都曾经给我题词或回信。

我至今依然感动的是, 德高望重的周谷城先生曾经为我的第一部著作《科学艺术创造心理学》题签。

我至今依然感动的是“, 励耘”传人启功先生曾经多次为我题词,他的博大精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精神的力量。

这似乎扯得太远, 但我想要说明的是, 艺术永远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充满了期待, 同时充满了感恩。艺术常常会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觉悟, 告诉我在烦琐的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持一种优雅的姿态并且不要轻易迷失了方向。

这部书本来想请一位名家来写序, 但思前想后, 最终还是觉得由我自己来写更为合适。因为那样很容易让读者有“虚张声势”之感。

在我看来, 这肯定不是一部“精雕细刻”的书, 更不是一部“高屋建瓴”的书,她只是以文学的叙事文本对我所敬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所做的品评。这里没有高低之分, 没有身份之别, 其中有在中国艺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家, 也有蓄势待发却前程无量的年轻艺术家; 有衣食无忧的体制内的艺术家,也有时时面临生存压力的体制外的艺术家。我一直以为, 最好的艺术家都是面对苦难的艺术家, 没有经历一番挫折和苦难出不了好作品,最好的艺术家都在民间, 如同最好的诗人都是民间诗人。我特别欣赏刚刚驾鹤西去的艺术大师吴冠中所说的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艺术是自然形成的, 时代一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 而不会是光照镜子的人”。

在本书中, 我无意对福建当代美术作一个完整的梳理, 也无意对福建当代艺术家进行排序, 我既没有这种能力, 也没有这种水平。出现在本书中的艺术家都是我熟悉的或者已经采访过的, 仅此而已。还有很多艺术家我还没有与他们进行过深入的交流或者还没有机缘与他们相识, 但我相信假以时日,我一定会认识他们并且愉快地分享他们的艺术荣光。我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会续写另一部书, 作为本书的姊妹篇。另外, 本书的所有文章基本都保留了原貌,囿于时间和精力所限, 我无法对已完成的所有文章进行“大动干戈”或“另起炉灶”式的修改。其实,这样也许更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当时的想法和我想要表达的观点。

不少朋友劝我写一部《福建当代美术史》之类的书,但我的兴趣并不在于此。

福建美术应该面向更宽广的天空, 福建美术应该呼唤更多元的声音, 福建美术应该集聚更和谐的力量。很多年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发出福建美术的声音”,我想,这也许正是我撰写本书的目的。福建美术应该大胆地“走出去”,福建美术还应该大胆地“请进来”。锦绣海西不仅仅是一块经济的热土, 锦绣海西更应该是一块文化的热土, 艺术的热土,心灵的热土。

这个时代是一个拼命发展经济,拼命城市化,拼命追逐GDP 的时代, 人人都自以为忙得不可开交, 有些人甚至把忙当作生活和工作的唯一代名词, 然而, 他们忽略和忘记了生命中还有艺术, 忘记了生命中还有艺术这能打动心灵的生命中最柔软的东西。

衷心地感谢我的这些艺术家朋友, 他们与众不同的智慧、才情、天份和对周遭世界的天然敏感让我心多有触动, 时常 “入芝兰之室”,让我全身上下都沾染了艺术的气息。

衷心地感谢福建美术出版社施群社长, 他是我多年的老朋友, 感谢总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卢为峰先生。

是为序。

并以此书献给我的父母, 尽管他们依然健康,但已日渐疲惫。

 

 

 

 

2010年6月23日于意园

标签:自序,艺术的气息
分享: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